守护生态美推动产业新
广泛的社会参与和产学研合作教育,学生通过学习与社会发展和工程需求紧密相关的课程获取丰富的经验。
如果发挥自己的特长和积累,能够做一些事,让自己心里愉悦,可能是最关键的 问:您2008年担任清华全职教授,从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到副校长,2018年又辞去清华大学副校长创办西湖大学,做出这些人生重大抉择时,您首先考虑的是什么? 施一公:实际这个过程是渐进的,绝对不是一晚上心血来潮,想了一晚上想明白了。当然了,当时清华大学相关负责人找我谈话的时候,确实第二天我就说,我全职回清华好了。
因为要应对未来的挑战,而这样的一个挑战、尝试需要有人去做。其实这个可能也比较难总结,对我而言,如果能发挥一些自己的特长,自己一些过去的积累,能够做一些事情,让自己心里愉悦,可能是最关键的。我觉得这个其实是在为国家做事,毫无疑问,我相信我的所有同道,他们骨子里都这样认为,是在为国家做事。从最根本上来讲,我是一个科学家,不管工作有多忙,我一定会将科学研究坚持下去 问:创办学校这几年,您自己的科学研究进展怎么样? 施一公:担任西湖大学校长,当然会影响我的科学研究,但这种影响是我心甘情愿意付出的代价。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而这样一件事情,虽然对自己在学术界的影响并没有帮助,但对一个国家的探索,一个教育、科技的改革探索是有一定借鉴意义的,这是另外一种愉悦,我也是非常开心的。问及压力大不大,施一公坦言一直有压力,做的过程可以说加个引号叫痛苦,但是做好以后也是一种巨大的愉悦。在这项调查中,中国共有36所高校参与调研,其中7所一流大学、29所普通大学。
该学生从前学艺术,后来学物理,如今学教育。这是学术论文的基础,也最能反映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虽然提高学生批判性思维水平的需求迫切,尤其对四年制的高校学子而言,但开设批判性思维课程却仍无法在我国高校中形成共识。结果显示,中国学生在大一时的测试成绩远超美国、俄罗斯,但中国大三学生的测试成绩低于大一学生的测试成绩,而在美国和俄罗斯两国,大三学生的测试成绩高于大一学生。
在她看来,这项2015年至2017年的调查或许反映了当时我国通识教育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但随着时间推移,未必契合当下的发展情况。然而,它却提醒了我们应重视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但公众普遍误读为四国比较,得出美国学生的表现遥遥领先、中国学生则表现垫底之类的结论。如今,教材、课件、教学法、练习等教辅材料都有了,但重视仍多停留在口头上,缺少自上而下的支持和大面积的开课行动。这些年来,我国高校的通识课程一直在加强,但质量的提升却是在近几年,并表现为重视通识核心课程建设、名师讲通识课等。由这些方面综合而成的整合思维能更有效地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其行动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譬如给你一个瓶子,请你列举瓶子的18种用法。此外,与大三相比,中印俄三国学生在大四时的批判性思维均有下降。董毓的另一个身份是华中科技大学客座教授。然而,据他不完全统计,过去10年间,中国开设批判性思维相关课程的高校依然不超过100所,除了个别必修课之外,几乎均为选修课,且多半仅对精英班开设,或仅纳入哲学课、写作课中。
该测试方法开发于2014年。另一个公众误读则来自于一些自媒体得出的相比入学前,中国学生毕业时的批判性思维退步显著结论。
中国方面的组织者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河南大学、济南大学等高校教育学院教师。但从论文公开的信息可知,对中印俄的学生测试还只是HEIghten Suite的一部分,如发展可靠和有效的论证(develop sound and valid arguments)、评估证据及其应用(evaluate evidence and its use)、理解含义和后果(understand implications and consequences),以及区分因果关系和解释(differentiate between causation and explanation)等指标。
武汉、深圳、重庆、北京、上海行程排得密密匝匝。在图中,我们用棕色系和绿色系加以区别。如今,他的理论在各行业都得到了印证。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研究团队成员、论文作者之一告诉《中国科学报》,由于在美国未能对学生进行同样的随机抽样和追踪调查,论文最后采用的是ETS收集的2016年至2018年参加过批判性思维能力考试的STEM专业本科生数据。俄罗斯普通大学学生下降程度为0.13个标准差。此外,他认为,把区分因果关系和解释拿出来当一个主项,也有悖于其他测试和批判性思维原理。
它测试的重点主要是学生基于信息作出合理评价、判断并形成观点的能力,而非态度(如有无质疑精神等),如能否持有自身论点而非人云亦云,能否分析出某一论点背后的逻辑,是否有很好的证据以证明论点等。而且,此次调查的时间为2015年~2017年,正值ETS开发2.0版之际。
中国学生不是不想提问题,而是不会提问题。这也导致常常出现这样的场景 老师:是不是这样? 学生:是。
中国普通大学下降最明显。中国学生批判性思维普遍偏弱是很多人固有的印象。
这种知识构成打破了文理、艺术界限,似乎看不见交叉的逻辑,但却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路径。此次调研涉及中印俄三国超过3万名学生。在给中国理工科学生教授批判性思维课程时,对于演绎推理部分的内容,他基本上是不讲的。美国GRE考试就主要考查分析性写作、论证性写作。
在掌握上述能力的基础上,学生进而形成批判性写作能力,包括分析性写作和基于探究的论证性写作。董毓曾师从国际批判性思维著名专家希契科克,在西方大学教授过完整的批判性思维课程,专门写作了两本批判性思维中文教材。
中国理工科学生刚刚经过高考的强化训练,又在大一学习高数等基础课,在这方面成绩优于他国的大一学生是比较自然的。在北美的主要四大测试中,最基本的批判性思维测试包括:论证分析、概念意义澄清、证据可信性评估、推理和评估、隐含假设辨别、断言含义推导、信息含义判断、非形式谬误等。
sound and valid 这一术语,在批判性思维和逻辑中专指演绎推理,可见这个调查的推理部分(在调查中被称为分析)有可能集中在演绎的概念上,这是数学较好的中国计算机和工程学生的优势。在没有上这门课时,汕头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生欧振泓看到不转发就是不爱国潮汕人很凶这样的说法,心里气恼却说不出自己的理由。
他们希望借此唤起国人对大学生群体原本就偏弱的批判性思维的重视。这种民间自发组织的培训,他坚持了10年。在此基础上,创造性思维进一步帮助学生在思考时能够推陈出新。据汕头大学全球研究中心主任赵无名介绍,该门课程由创意思维、批判思维、系统思维三部分组成,其中批判性思维占60%。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562-021-01062-3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ETS所测的批判性思维,主要测量的是两个维度分析、综合。
调查针对计算机科学类和电子工程类学生,比较了中国、印度、俄罗斯等国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专业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学科基础知识。在采访中,专家们指出,中国学生批判性思维缺失的最重要表现是不会提问题,而这也是课堂不够活跃的原因之一。
一些批判性思维专业人士认为,该方式长于考试技术,短于了解出题背后的批判性思维原理、方法和目的。如果测试不考查其他方面,就无法反映整体、真正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这就是偏向和狭窄带来的不可靠。
#相关推荐
-
评论列表 (0条)